論文專著:
出版了《水資源價值論》(獨著)、《綠色水利:水資源與環境新論》(獨著)、《水資源管理學導論》(第一著者)、《資源資產論》(第一著者)、《水資源經濟學》(第二著者)、《生態價值論》(第二編著者)、《濕地》(第一編著者)、《旱地農業決策基礎研究》(第二編著者)等系列著作,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出版專著:
1、《水利綠色發展》 ,姜文來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8;
2、《中國水利與環境評論》,姜文來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5年。
3、《中國社會評論》,姜文來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5年。
4、《滴滴傳奇》,姜文來(執筆),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年8月。
5、《綠色水利:水資源與環境新論》,姜文來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年。
6、《圖說中國水情》,姜文來,雷波編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年10月。
7、《中國水情讀本》,姜文來編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年6月。
8、《利水型社會》,姜文來、王建編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年11月。
9、《水價聽證研究》,姜文來、雷波、殷小琳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年。
10、《旱作節水農業綜合效益評價研究》,雷波、姜文來編著,北京:氣象出版社,2009年。
11、《水資源探秘 》,姜文來,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年。
12、《水知識讀本》(高中版),姜文來主編,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8年。
13、《水知識讀本》(教師版),姜文來主編,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8年。
14、《水資源管理學導論》,姜文來、唐曲、雷波等著,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
15、《水資源經濟學》,賈紹鳳、姜文來、沈大軍編著,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年。
16、《資源資產論》 姜文來、楊瑞珍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
17、《旱地農業決策基礎研究》,羅其友、姜文來、宮連英、陶陶編著,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年。
18、《環境污染費用?效益分析》(姜文來第二作者)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年。
19、《自然資源資產論》(姜文來第一作者)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年。
20、 《濕地》,姜文來、袁軍編著,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年。
21、《生態價值論》,李金昌、姜文來等編著,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9年。
22、《旱地農業決策基礎研究》(姜文來第二作者)北京:氣象出版社,1999年。
23、《水資源價值論》 姜文來(獨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24、《環境經濟》,張敦富、魏金周、曹利軍、姜文來編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發表中文期刊論文:
[1] Li X, Jiang W*, Duan D. 2020.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irrigation water use coefficients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62. doi.org/10.1016/j.jenvman.2020.110242.
[2]孫兆凱,馮欣,劉洋,姜文來.中國化肥施用強度的時空分異特征[J/OL].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1-13[2022-06-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13.S.20220107.1106.027.html
[3]馮欣,姜文來,劉洋,栗欣如,關鑫,李卓倍.中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歷程、問題和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2,43(03):117-127.
[4]姜文來,姜賽男,劉洋.農業用水自治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1,42(12):40-45.
[5]馮欣,姜文來,劉洋,栗欣如.水資源價值模糊數學模型研究進展[J].資源科學,2021,43(09):1834-1848.
[6]姜文來.促進城鄉資源要素合理高效流動是關鍵[J].當代縣域經濟,2021(08):9.DOI:10.16625/j.cnki.51-1752/f.2021.08.005.
[7]向雁,侯艷林,姜文來,陳印軍,成良強.LSTM模型在耕地面積預測領域的構建與應用[J].科技導報,2021,39(09):100-108.
[8]姜文來.我國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的戰略路徑[J].中國水利,2021(06):58-59.
[9]姜文來.踐行科學家精神,讓科學行穩致遠[J].中國科技獎勵,2021(02):30.
[10]栗欣如,姜文來,馮欣.我國水利綠色發展水平測算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1,42(01):7-17.
[11]栗欣如,姜文來,關鑫,李名博.我國水利綠色發展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11):49-55.
[12]姜文來,馮欣,劉洋,栗欣如.我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區域差異分析[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20,40(06):1-5+16.
[13]馮欣,姜文來,劉洋,栗欣如.綠色發展背景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10):25-31.
[14]關鑫,姜文來,信軍,段玉權,賈偉,李蕓,鐘葵,候艷林,栗欣如,馮欣.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新六產”理論與形成路徑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09):19-27.
[15]姜文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一部力作——評《種植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模式與技術價值評估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05):42+75.
[16]姜文來.農業節水是糧食安全重要保障[J].中國科技獎勵,2020(05):46-48.
[17]栗欣如,姜文來,楊亞東,馮欣.我國水利綠色發展空間異質性及主控因子[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中英文),2020,18(06):191-200.DOI:10.13476/j.cnki.nsbdqk.2020.0132.
[18]栗欣如,姜文來.高效節水灌溉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J].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20(05):33-35.
[19]姜文來,馮欣,栗欣如,劉洋.習近平治水理念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04):1-10.
[20]姜文來.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要“寫好”水文章[J].河北水利,2020(03):16-17.
[21]姜文來,栗欣如,馮欣.以創新觀念引領鄉村高質量發展[J].科技智囊,2020(02):7-8.
[22]姜文來.都江堰生命力驅動因素及其提升建議[J].中國水利,2020(03):37-39.
[23]姜文來.嚴守耕地紅線 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J].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20(02):31-32.
[24]關鑫,盧布,姜文來,李建國,孔令楓.規劃區內農業主導產業優選方法集成研究——軟件設計與實證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12):64-71.
[25]姜文來,馮欣,劉洋,栗欣如.合理農業水價形成機制構建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10):1-4.
[26]馮欣,姜文來,劉洋.農業水價利益相關者定量排序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03):173-180+187.
[27]姜文來.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需堅持五大原則[J].農村工作通訊,2018(15):37.
[28]伊熱鼓,姜文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績效評估研究--以內蒙古杭錦旗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07):153-158.
[29]姜文來.政府工作報告體現六大特性將促進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J].理論導報,2018(03):34-36.
[30]馮欣,姜文來.我國農業用水利益相關者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02):8-12.
[31]姜文來.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提供指南——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特征研究[J].中國合作經濟,2018(01):40-41.
[32]姜文來.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促進“三農”深刻變革[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01):2.
[33]姜文來.綠色發展要破除三個迷思[J].當代黨員,2018(01):27.
[34]張涵宇,姜文來,向浩,何仲,陶斌.小農水體制機制改革舉措探討——以重慶云陽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12):49-55.
[35]伊熱鼓,姜文來.農業水價效應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08):224-229.
[36]賈紹鳳,陳貴鋒,姜文來,王紅瑞,婁華君,張士鋒,韋鳳年.對話賈紹鳳研究員:尋求水、能源、糧食安全共贏解決方案——以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為例[J].中國水利,2017(11):59-62.
[37]姜文來.中央一號文件呈現六大特點[J].共產黨員(河北),2017(06):47.DOI:10.14061/j.cnki.cn13-1033/d.2017.06.026.
[38]姜文來.中央一號文件呈現六大特點 為“三農”工作增添新動能[J].實踐(黨的教育版),2017(03):16-17.
[39]姜文來.中央一號文件呈現六大特點 為“三農”工作增添新動能 縱觀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有六大特點為“三農”工作增添新動能[J].廣西經濟,2017(02):9-10.
[40]姜文來.中國為G20杭州峰會打上“綠色”烙印[J].杭州(周刊),2016(18):26-27.DOI:10.16639/j.cnki.cn33-1361/d.2016.18.017.
[41]劉海清,姜文來.中國菠蘿出口市場環境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6,43(06):180-186.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6.06.031.
[42]劉海清,姜文來.中國菠蘿產業鏈優化路徑探討[J].農業展望,2016,12(04):55-58.
[43]劉海清,姜文來.海南省菠蘿生產成本收益分析[J].農業展望,2016,12(03):55-58.
[44]姜文來.四個“首提”值得特別關注[J].中國合作經濟,2016(02):20.
[45]姜文來,劉洋,伊熱鼓,張蓉斌,張涵宇.農業水價合理分擔研究進展[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5,35(05):191-195.
[46]劉海清,姜文來.世界菠蘿產業發展分析[J].農業展望,2015,11(03):49-53.
[47]劉海清,姜文來.海南省菠蘿產業發展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09):342-344.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5.09.115.
[48]姜文來.新常態下看“三農”[J].福建農業,2015(03):3.
[49]姜文來,劉洋.農業用水保障糧食安全展望[J].農業展望,2015,11(01):56-60.
[50]姜文來.我國農業用水權進展與展望[J].中國農業信息,2015(02):7-9+55.
[51]侯艷林,姜文來.氣候變化背景下主要氣象要素對作物單產影響的模擬研究——以吉林公主嶺玉米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35(06):58-64.
[52]姜文來.我國農業用水權亟待解決四大問題[J].農經,2014(11):11.
[53]姜文來,譚亞男.構建利水型社會[J].中國國情國力,2014(09):18-20.DOI:10.13561/j.cnki.zggqgl.2014.09.033.
[54]姜文來.讓水價改革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助推器[J].水利天地,2014(03):6-7.
[55]姜文來.階梯水價推進要算一算經濟賬[J].水利天地,2014(03):7.
[56]姜文來,劉洋.農業節水技術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J].農業展望,2014,10(02):55-58+70.
[57]姜文來.“利水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J].農經,2013(09):11.
[58]姜文來.利水型農業初步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3,34(04):1-4.
[59]劉洋,王占海,姜文來,肖碧林,雷波.1956~2009年東北地區熱量資源時空變化特征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3,34(02):13-20.
[60]王瑞波,姜文來.水資源生命周期理論初探[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33(05):29-33+67.
[61]王瑞波,姜文來.生命周期條件下農業用水增值研究[J].水資源保護,2012,28(04):1-5+23.
[62]姜文來.“藏糧于水”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J].中國農業信息,2012(14):7-8.
[63]姜文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藏糧于水”需要更加重視[J].中國合作經濟,2012(05):12-13.
[64]姜文來.農業水價合理分擔研究[J].中國市場,2012(16):45-51.
[65]高媛媛,姜文來,殷小琳.典型國家農業水價分擔及對我國的啟示[J].水利經濟,2012,30(01):5-10+71.
[66]姜文來.論農田水利可持續建設[J].中國市場,2011(46):39-42.
[67]王建平,姜文來,王冬霓,劉洋,周旭英.內蒙古農業水價改革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2):19950-19953.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2.091.
[68]姜文來.我國農業水價改革總體評價與展望[J].水利發展研究,2011,11(07):47-51.DOI:10.13928/j.cnki.wrdr.2011.07.013.
[69]姜文來,雷波.農業水價節水效應及其政策建議[J].水利發展研究,2010,10(12):12-15.DOI:10.13928/j.cnki.wrdr.2010.12.017.
[70]姜文來.紫金礦業污染被罰股票卻狂漲說明了什么?[J].環境保護,2010(20):53.DOI:10.14026/j.cnki.0253-9705.2010.20.024.
[71]姜文來.支撐糧食安全的農業水資源閾值研究與展望[J].農業展望,2010,6(09):23-25.
[72]姜文來.將科普進行到底[J].中國科技獎勵,2010(08):106-107.
[73]羅其友,高明杰,姜文來,陶陶,唐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安全與我國農業資源安全閾值測算[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31(04):392-396.
[74]姜文來.應對我國水資源問題適應性戰略研究[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10(02):24-29.
[75]雷波,劉鈺,許迪,姜文來.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用評價研究進展[J].水科學進展,2009,20(05):732-738.
[76]姜文來,唐曲.北京市水價改革研究[J].水利經濟,2009,27(03):30-32+74.
[77]姜文來,雷波,信軍.流域水資源管理的“重拳”[J].世界環境,2009(02):36-37.
[78]姜文來.我國農業水價政策的改革建議[J].資源與人居環境,2008(24):32-33.
[79]姜文來,袁軍.濕地與溫室氣體[J].濕地科學與管理,2008,4(04):63.
[80]姜文來.農業水價政策及建議[J].中國農業信息,2008(09):8-10.
[81]唐曲,姜文來.水權轉讓的條件分析——以農業水權向工業水權轉讓為例[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09):48-51+58.
[82]姜文來,袁軍.揭開濕地神秘的面紗[J].濕地科學與管理,2008(03):60-61.
[83]姜文來,袁軍.濕地魅力[J].濕地科學與管理,2008(03):62-64.
[84]姜文來,袁軍.自然之腎[J].濕地科學與管理,2008(03):65.
[85]姜文來.中國湖泊資源危機[J].科技潮,2008(09):26-28.
[86]姜文來.水電建設與綠色水利[J].資源與人居環境,2008(16):59-61.
[87]姜文來.糧食安全與耕地資源保障[J].世界環境,2008(04):40-42.
[88]姜文來,晨沙.綠色水利[J].世界環境,2008(04):9.
[89]姜文來.關注災后生態環境修復[J].中國減災,2008(04):15.
[90]姜文來,晨沙.開展技術環評[J].世界環境,2008(02):11.
[91]雷波,姜文來.北方旱作區節水農業綜合效益評價研究——以山西壽陽為例[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8(02):134-138.
[92]姜文來.水資源利用戰略:節流重于開源[J].建設科技,2007(21):54-55.
[93]姜文來.水危機主因是管理不善[J].中國減災,2007(08):16.
[94]姜文來.民眾如何應對水危機[J].中國減災,2007(08):17-18.
[95]姜文來.太湖藍藻爆發凸顯環保危急[J].科技潮,2007(08):26-29.
[96]姜文來.理牲報道 避免誤區[J].中國記者,2007(04):38-39.
[97]夏銘君,姜文來.基于流域糧食安全的農業水資源安全閾值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02):210-213.
[98]姜文來,唐華俊,羅其友,陶陶.黃淮海地區農業綜合發展戰略研究[J].農業展望,2007(03):34-37.
[99]姜文來.“中國水威脅論”的緣起與化解之策[J].科技潮,2007(02):18-21.
[100]姜文來.水利的色彩——論綠色水利、黃色水利與黑色水利[J].中國三峽建設,2006(05):9-13.
[101]雷波,姜文來.旱作節水農業綜合效益評價體系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6(05):99-104.
[102]雷波,姜文來,劉鈺.流域水資源配置中水資源使用權的界定及其作用研究[J].水利發展研究,2006(09):19-23.DOI:10.13928/j.cnki.wrdr.2006.09.004.
[103]唐曲,姜文來.水權轉讓的當事者構成研究[J].中國水利,2006(15):13-16.
[104]姜文來.積極應對“中國環境威脅論”[J].資源與人居環境,2006(07):57-59.
[105]羅其友,陶陶,姜文來,唐曲,李建平,高明杰.我國東北地區農業功能區劃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5(06):9-14.
[106]姜文來.綠色水利及其與節水型社會關系研究[J].中國水利,2005(13):44-46.
[107]姜文來,雷波,唐曲.水資源管理學及其研究進展[J].資源科學,2005(01):153-157.
[108]阮本清,魏傳江 ,韓宇平 ,成建國 ,張春玲 ,姜文來 ,陸學藝 ,王東勝 ,李智 ,陳光金 ,李貴寶 ,楊小柳 ,陳林濤 ,巴哈提 ,馬滇珍.首都圈水資源保障研究[J].中國水利,2004(22):52-54.
[109]姜文來.自然資源資產折補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05):10-13.
[110]唐曲,姜文來,陶陶.民勤盆地水資源承載力指標體系及評估[J].自然資源學報,2004(05):672-678.
[111]姜文來.我國水環境之憂[J].科技潮,2004(09):17-20.
[112]姜文來.我國水環境管理趨勢[J].科技潮,2004(09):21.
[113]雷波,姜文來.節水農業綜合效益評價研究進展[J].灌溉排水學報,2004(03):65-69.DOI:10.13522/j.cnki.ggps.2004.03.018.
[114]姜文來.水資源管理學初探[J].海河水利,2004(01):1-3+7.
[115]畢于運,姜文來,屈寶香,徐斌.農業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區劃研究思路[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4(01):59-62.
[116]姜文來.初論水資源管理學[J].中國水利,2004(03):27-29.
[117]姜文來.北京水資源的窘境與出路[J].科技潮,2004(01):9-13.
[118]姜文來.農業水價承載力研究[J].中國水利,2003(11):41-43.
[119]姜文來.森林涵養水源的價值核算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3(02):34-36+40.DOI:10.13870/j.cnki.stbcxb.2003.02.010.
[120]姜文來.節水高效農業發展重大措施探討[J].節水灌溉,2003(01):25-26.
[121]姜文來.節水高效農業發展重大措施的探討[J].海河水利,2002(06):5-7+70.
[122]王道龍,楊瑞珍,羅其友,姜文來,畢于運,吳永常,陶陶.如何有效調整我國不同類型地區的農業結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2(06):17-21.
[123]姜文來.WTO條件下的農業水價調整研究[J].海河水利,2002(04):7-8+70.
[124]楊瑞珍,王道龍,羅其友,姜文來,畢于運,吳永常,陶陶.論不同類型區農業結構調整[J].中國軟科學,2002(08):96-102.
[125]姜文來.水資源管理趨勢探討[J].國土資源,2002(07):20-21.
[126]高曉華 ,姜文來.水資源管理趨勢探討[J].中國農業信息快訊,2002(07):31.
[127]姜文來.水價和水市場[J].國土資源,2002(02):16-18+3.
[128]劉杰 ,姜文來,任天志.農業用水使用權轉讓補償機制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1(06):45-47.
[129]姜文來.農業水資源管理機制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1(02):76-79.
[130]姜文來,賈大林.農業水資源增殖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1(02):40-43.
[131]羅其友,唐華俊,姜文來.農業水土資源高效持續配置戰略[J].資源科學,2001(02):42-45+57.
[132]姜文來.中國21世紀水資源安全對策研究[J].水科學進展,2001(01):66-71.
[133]姜文來.關于水資源價值的三個問題[J].水利發展研究,2001(01):13-14+44.DOI:10.13928/j.cnki.wrdr.2001.01.006.
[134]朱建國,姜文來,李應中.我國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根本出路[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0(04):50-52.DOI:10.16202/j.cnki.tnrs.2000.04.018.
[135]姜文來.水權及其作用探討[J].中國水利,2000(12):13-14+4.
[136]賈大林,姜文來.關于對以節水為中心的大中型灌區改造規劃的意見[J].水利規劃設計,2000(04):26-28+36.
[137]姜文來.關于農業水資源商品化問題的探討[J].北京水利,2000(05):15-16.
[138]賈大林,姜文來.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是節水農業的核心[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0(05):9-13.
[139]賈大林,姜文來.試論提高農業用水效率[J].節水灌溉,2000(05):18-21.
[140]楊瑞珍,姜文來.國有土地資產流失的機理及防治對策[J].中國軟科學,2000(09):7-11.
[141]姜文來.21世紀中國水資源安全戰略研究[J].中國水利,2000(08):41-44.
[142]姜文來,羅其友.區域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系統評價模型[J].經濟地理,2000(03):78-81.DOI:10.15957/j.cnki.jjdl.2000.03.019.
[143]姜文來.21世紀中國水資源持續利用對策探討[J].國土經濟,2000(02):10-11.
[144]姜文來.關于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的幾個問題[J].資源科學,2000(01):5-8.
[145]姜文來.水資源價值對水利工程經濟評價影響研究[J].水科學進展,1999(04):424-428.
[146]姜文來,龔良發.我國資源核算演變歷程問題及展望[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1999(04):43-46.DOI:10.16202/j.cnki.tnrs.1999.04.015.
[147]姜文來.資源水利理論基礎初探[J].中國水利,1999(10):21-22.
[148]賈大林,姜文來.農業水價改革是促進節水農業發展的動力[J].農業技術經濟,1999(05):4-7.
[149]姜文來.水資源價值初論[J].中國水利,1999(07):10-11.
[150]姜文來.現代可持續發展資源價值觀體系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1999(03):34-37.
[151]唐華俊,羅其友,畢于運,陳印軍,姜文來,王東陽.我國農業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1999(01):8-13.
[152]我國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及其與環境協調發展對策研究.姜文來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9(3)
[153]建立現代資源價值觀,姜文來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 1999(1)
[154]The important way to protect the wetlands sesment of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The sixth northeast Asia & north pacific environmental forum workshop Yue yang,1998
[155]我國濕地資源開發存在的幾個問題.中國人口·姜文來 資源與環境,1998(2)
[156]水資源價值模糊數學模型研究,姜文來 中國科協第三屆青年學術討論會,北京,1998
[157]姜文來,王華東.水資源價值時空流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1998(S1):10-13.
[158]羅其友,姜文來.旱農區域資源可持續利用模式評價指標[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1998(03):37-41.
[159]鮑全盛,姜文來.論我國河流水環境容量空間分異與工業生產力的宏觀布局[J].地理科學,1998(03):205-212.
[160]姜文來.我國濕地生態環境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8(02):58-61.
[161]姜文來,武霞,林桐楓.水資源價值模型評價研究[J].地球科學進展,1998(02):67-72.
[162]姜文來.污染對水資源財富損失估算研究[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8(01):29-33.
[163]姜文來.水資源價值模型研究[J].資源科學,1998(01):37-45.
[164]姜文來.濕地資源開發可持續環境影響評價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1997(05):23-26.
[165]姜文來.濕地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研究[J].重慶環境科學,1997(05):9-13.
[166]姜文來.我國濕地資源開發生態環境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土地科學,1997(04):37-40.
[167]姜文來,王華東.水資源資產均衡代際轉移研究[J].自然資源,1997(02):51-56.
[168]姜文來.The index system of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evaluation in rained agricultural reg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Beijing,1997
[169]姜文來.可持續發展決策中的代際公平問題.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7(4)
[170]姜文來. 污染對水資源財富損失模型研究.姜文來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7,(4)
[171]姜文來. 水資源市場初步研究.姜文來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1997
[172]姜文來. 政策評價研究 李巍; 王華東; 姜文來 上海環境科學 1996-11-15
[173]姜文來. 水資源價值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研究.姜文來 見:候秉政編.中國青年學者論環境.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
[174]李巍,王華東,姜文來.可持續發展決策和評價中的代際公平問題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6(04):44-48.
[175]姜文來,李巍,王華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幾點思考[J].經濟地理,1996(03):48-51.
[176]姜文來,王華東,李巍,龔良發.國有自然資產流失的初步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1996(03):17-20.DOI:10.16202/j.cnki.tnrs.1996.03.004.
[177]姜文來,宋國棟,朱學軍.貴州省遵義縣農民收入調查報告[J].農業經濟,1996(03):36-37.
[178]姜文來,王華東.我國水資源價值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6(01):1-5+16.
[179]姜文來,王華東.水資源財富代際轉移研究[J].經濟地理,1995(04):85-90.
[180]姜文來,王華東,李巍,龔良發.國有自然資產流失探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5(04):49-52.
[181]姜文來,王華東.水資源價值和價格初探[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1995(02):37-40.
[182]姜文來,王華東,王淑華,敬紅.水資源耦合價值研究[J].自然資源,1995(02):17-23.
[183]姜文來,曹利軍,王華東.大型水利工程EIA動態與存在的問題[J].重慶環境科學,1995(01):40-44.
[184]姜文來,王華東,于連生,劉仁合.北京市水資源價格的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1994(05):22-23.DOI:10.19853/j.zgjsps.1000-4602.1994.05.006.
[185]姜文來.水資源價值流研究.姜文來 經濟地理,1994,14(6)
[186]姜文來,Studies on the controlling of sewage discharge by means of price management RESEARCH ON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ess 1993
[187]姜文來,王華東,于連生,劉人和.水資源負價值的研究[J].生態經濟,1993(05):41-43.
[188]姜文來,王華東.商品具有環境價值屬性[J].中國環境管理,1993(03):36-37.
[189]姜文來,于連生,劉仁合,韓國剛,王華東.水資源價格上限的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1993(02):58-59.DOI:10.19853/j.zgjsps.1000-4602.1993.02.027.
[190]姜文來從密云水源區論水資源有償使用的必要性 經濟地理,1993,13(6)
發表會議論文:
[1]馮欣; 姜文來. 我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演變歷程問題與建議[C].面向全球變化的水系統創新研究——第十五屆中國水論壇論文集.,2017:447-453.DOI:10.26914/c.cnkihy.2017.007398.
[2]姜文來. 水利精準扶貧特征及其績效評估體系研究[C].中國水利學會2016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2016:244-247.
[3]姜文來. 構建利水型農業,助推生態文明建設[C].第九屆環境與發展論壇論文集.,2013:49-51.
[4]姜文來. 試論利水型社會[C].農業、生態水安全及寒區水科學——第八屆中國水論壇論文集.,2010:441-443.
[5]姜文來. 試論利水型社會[C].農業、生態水安全及寒區水科學——第八屆中國水論壇摘要集.,2010:220.
[6]雷波; 姜文來. 關于水資源市場配置的理論探討——從區域間的水權配置到區域內的水商品交易[C].河流開發、保護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第六屆中國水論壇論文集.,2008:494-498.
[7]姜文來; 唐曲. 淺論綠色水利支撐體系[C].河流開發、保護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第六屆中國水論壇論文集.,2008:1065-1067.
[8]姜文來. 中國水資源利用戰略——節流重于開源[C].第三屆環境與發展中國論壇論文集.,2007:184-186.
[9]周旭英; 羅其友; 姜文來. 中國草原資源綜合生產能力研究[C].2006中國草業發展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06:295-298.
[10]雷波; 姜文來; 劉鈺. 流域水資源配置中水資源使用權的界定及其作用研究[C].中國水利學會第二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2005:599-604.
[11]姜文來. 關于黃河河口治理的幾點淺見[C].黃河河口問題及治理對策研討會專家論壇文集.,2003:84-86.
[12]賈大林; 姜文來. 對以節水為中心的大中型灌區改造規劃的意見[C].中國水利學會2001學術年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01:409-412.
報紙文章:
[1] 鄉村產業振興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 朱曉娟;姜文來; 經濟日報 2019-08-29
[2] 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姜文來 經濟日報 2018-07-04
[3] 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8-04-18
[4] 強化五要素打造鐵軍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8-04-13
[5] 將節水進行到底 姜文來 黃河報 2018-03-24
[6] 鄉村振興繪就美好鄉村新藍圖 姜文來 黃河報 2018-02-24
[7] 滿足人民多方面的美好需求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8-01-10
[8] “生態+文旅” 人與自然和諧的典范 姜文來 黃河報 2017-12-23
[9] 美麗中國呼喚適度消費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7-11-10
[10] 邁向新時代 創造美好生活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7-10-20
[11] 針對輿情精準施策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7-08-18
[12] 科學劃定確?刹僮餍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7-08-11
[13] 釋放出生態環保強烈信號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7-07-25
[14] 環境治理要猛藥也要長效機制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7-06-21
[15] 為何七成企業存在環境問題? 姜文來 中國環境報 2017-06-02
[16] 建設令人神往的現代美麗鄉村 姜文來 黃河報 2017-04-01
[17] 因地制宜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6-06-16
[18] 深化水價綜合改革 推動農水建管并重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6-06-14
[19] 生態旅游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姜文來 黃河報 2016-04-23
[20] 因地制宜 持續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6-04-21
[21] 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需要打好“組合拳”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6-03-10
[22] 農業發展如何轉向“綠色軌道” 姜文來 光明日報 2016-03-04
[23] 科學確立農業水權制度體系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5-11-12
[24]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六個理念” 姜文來 黃河報 2015-10-01
[25] 對編制我國“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的思考 姜文來 黃河報 2015-09-10
[26] 編制我國“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的幾點思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5-08-06
[27] 農業用水權制度的發展與展望 姜文來 黃河報 2014-11-
[28] 水情教育是促進公眾參與水利建設的重大戰略 姜文來 黃河報 2014-10-08
[29] 利水型農業是農業發展重要方向 姜文來 黃河報 2013-11-07
[30] 防洪重在與洪水和諧相處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3-05-09
[31] 利水型社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推動力 姜文來 黃河報 2013-02-28
[32] 提取土地出讓收益:有利于農田水利持續發展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2-09-13
[33] 強化提高水執政能力 姜文來 黃河報 2012-04-14
[34] 建立農業水價合理分擔機制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2-03-22
[35] 水利的色彩 姜文來 黃河報 2012-01-12
[36] 建設中國特色的農田水利現代化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1-09-15
[37] 建立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 全面提高基層水利服務能力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1-07-14
[38] 水資源價值初論 姜文來 黃河報 2010-06-24
[39] 我國農業水價改革總體評價與展望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1-06-23
[40] 強化農田水利根基 彰顯水利“三性”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1-02-24
[41] “一號文件”說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突出”地位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10-03-04
[42] 如何避免環境影響評價“軟骨癥” 姜文來 科學時報 2010-08-27
[43] 水教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戰略基礎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09-07-30
[44] 應對干旱要強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09-06-04
[45] 民生水利的時代內核 劉昌明; 周孝正; 劉樹坤; 馬吉明; 姜文來 中國水利報 2009-01-15
媒體報道:

雜志報紙采訪:
1、 逐步推進用水確權 打造“農業用水紅線”——對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 牛震 農村工作通訊 2014-07-20
2、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姜文來:通過改革來保障“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中國合作經濟 2013-03-20
3、 姜文來:綠色人生 陳東 今日科苑 2008-02-08
4、 對水資源持續利用的重大貢獻——評介姜文來的《水資源價值論》 沈坩卿 地理學報 1999-03-23
5、 資源價值研究中的一部力作——簡評姜文來的《水資源價值論》 李金昌 資源科學 1998-09-20
6、 水資源的價值——與北師大王華東教授、姜文來博士對話 王厚軍 中國水利 1996-11-15
電視臺及人民網采訪:
1、姜文來人民網視頻訪談實況
2、姜文來接受甘肅電視臺采訪(上)
3、姜文來接受甘肅電視臺采訪(下)
4、姜文來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
姜文來談“太湖藍藻事件”與中國水污染防治
[人民網環保頻道]:各位網友大家好,6月14日上午9:30,姜文來做客人民網環保論壇,談“太湖藍藻事件與中國水污染防治”,歡迎關注! [08:48]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本期直播訪談。最近的太湖藍藻事件引起了全國范圍內的高度關注,水環境污染問題再次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為了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藍藻的特性,了解我國的總體水資源環境,人民網環保頻道今天為我們請到了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姜文來博士,為我們解讀此次藍藻事件。姜博士,您好,先跟我們的網友打聲招呼。 [09:35]
[姜文來]:各位網友上午好。 [09:35]
[主持人]:首先給我們介紹一下藍藻的概念、特性以及它有什么危害。 [09:35]
[姜文來]:藍藻是很大一類古老的植物,結構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結構。就是一個葉狀體,你在看藻的時候會發現,它沒有明顯的根、莖、葉這類的東西,它的種類也特別多,大概有27000多種,從特性來看,小的非常小,比如像硅藻非常小,大的非常大,長江的海帶也是一種藻類,最大的達到幾十米長。藍藻也叫藍綠藻,是沒有細胞體結構的植物,它是一種圓核的生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比較長,大概距今35億-33億年的時間。一直在15億年之前,植物世界中,基本上都是以藍藻的形式存在的,它對地球釋放游離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藍藻的細胞內有葉綠素A、還有胡蘿卜素、葉黃素,所以大多數藍藻稱為藍綠色,現在太湖里面看到的就是像油漆一樣的顏色,從顏色上特別好看。 [09:37]
[主持人]:我剛才聽您說,藍藻還有胡蘿卜素、葉綠素,是不是還能吃? [09:38]
[姜文來]:有些藍藻確實能吃。 [09:38]
[主持人]:也就是說,對人類來說,不僅僅會帶來破壞跟災難,同時還有利用價值是嗎? [09:38]
[姜文來]:對,現在咱們對草原植物破壞比較大的,像發菜,對草原破壞很大,發菜也是一種藍藻的方式。藍藻對人類的危害從目前來看,藍藻對人類的危害也是比較大的。它的危害主要是幾個方面: [09:39]
[姜文來]:一個就是藍藻在生長過程中,或者說它生長比較迅速,生長迅速之后,死亡的也比較快,大量的藍藻死亡之后就要分解,分解之后,消耗大量的水中的氧氣,我們一般稱為溶解氧,水生生物物體的一種物質。這樣導致大量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藍藻在分解的過程中產生一種毒素,這種毒素高微囊藻毒素,這是微囊藻毒素的研究是比較熱點的。太湖流域,中科院有一個科學家叫宋立容,針對太湖這一塊,研究的非常深,最近他發了一篇文章,就是關于太湖藻類毒素方面的研究。 [09:39]
[姜文來]:由于微囊藻毒素對人體確實有一定的影響,它對人的肝體有影響,也會影響人的血壓。所以現在我們國家在水質檢測里也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檢測內容。比如在2005年建設部發布的一個《城市供水水質標準》里,還有2006年12月份衛生部發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里,都有一個微囊藻毒素檢測標準,F在如何進行檢測?我們也有一個標準,就是今年的1月1號開始實施的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測定,這也作為一個國家標準來實施。所以,藍藻確確實實也是有危害的,但是如果能利用好,也是有利的,應該說是雙面性。 [09:41]
[主持人]:藍藻跟我們平時所說的水葫蘆有什么樣的區別? [09:41]
[姜文來]:還是有區別的,F在我們所說的“水葫蘆”基本上都是同一種,它是外來物種,從人類危害的角度來理解!八J”是一種外來物種,所謂的外來物種,就是從原來的自然分布區,通過人為或者非人為的因素帶到另外一個分布區,這樣它在這個分布區,自我繁殖能力比較強,能對當地的自然生態帶來很大的影響。比如“水葫蘆”現在肯定是一個引進的外來物種,它最開始引入時,是以花卉的方式引入的,大家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水葫蘆”,單體看上去非常漂亮,看那花就像荷花,所以它的名字比較多,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很有藝術性的名字,比如把它取名叫水鳳仙、水荷花、大水瓶等等。 [09:41]
[姜文來]:“水葫蘆”本身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比如它生長速度比較快,當時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國家,特別是上世紀50、60年代,我們的飼料比較缺乏,曾經把它作為豬飼料引進,在這個引進過程中,它逃逸等等造成很大的,F在水葫蘆對當地水稻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現在人們也不再把它叫成“水鳳仙”等等,又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河道攔路虎”。 [09:41]
[姜文來]:現在外來物種的情況確實比較嚴重,農業部曾經有一個統計,現在我國的外來物種已經達到400多種,這400多種每年所造成的一些損失將近1200億,有一個具體的數字,2002年有13種危害最重的外來物種給我國造成的損失將近570億,這種損失是比較大的。對于藍藻是不是外來物種關于這方面的問題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有些湖泊里,原來本身就沒有藍藻的存在,是通過某種方式把它帶進來了,在這個地區大量繁殖,這樣造成外來物種的侵蝕。正因為外來物種是這樣的,所以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09:44]
[主持人]:究竟是什么樣的原因會促使藻類如此迅猛的增長呢? [09:44]
[姜文來]:實際上這種藻類的迅速增長有幾個因素:一個是我們所說的溫度。溫度的高低對藻類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另外就是光照。一般光照的強度或者光照照入水深的深度對藻類的垂直分布就有影響。剛才我說到的溫度,是同世界范圍來講,溫度的情況決定了它在世界的一個分布情況。其實還有一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說能夠引起水稻的這一些化學物質,水里的化學物質,這個還是最重要的。 [09:44]
[姜文來]:溫度、光照是我們人類生產力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化學物質。藍藻是最容易生活在富營養化的水體,它特別喜歡富營養化的水體,富營養化的湖泊、水庫如果里面含有大量的氮和磷這兩種元素,特別是氮和磷這兩種元素達到一定的比例,氮、磷之比基本是15:20的比例,有適當的溫度、光照,那么這個藍藻就會在短時間之內發生。比如這次太湖藍藻的爆發,就是這種污染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氮、磷基本達到這種比例的情況下,溫度比較適應,在短時間之內爆發。 [09:44]
[主持人]:什么原因使這個比例剛好適合藍藻的生長? [09:45]
[姜文來]:實際主要是向水體中排放的氮和磷過多,從現在太湖情況來看,大部分污染源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方面就是生活污水的排放;一些生活污水沒有經過有效的處理后,排除江河湖海之中,因為生活污水本身含有氮磷。另外工業污染、工業排放。工業排放的過程中,也含有一定的氮磷。特別是過去我們污水處理的時候,我們特別關注的就是只處理水中污染物BOD、COD的指標,對于氮、磷的消減我們關注不足,基本上處于沒有消減的狀態。第三個污染源主要是農業面源物,就是農業生產過程中所導致的一些污染物,比如我們使用化肥,一些化肥的利用率不高,通過降水或者通過別的方式到江河湖海之中,比如我們養的雞、鴨、鵝、狗比較大型的養殖場,養殖污水沒有處理好。 [09:47]
[姜文來]:從目前的有些資料表明,對于太湖這個地區來講,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污染,如果非得把這三個東西做一個比例來看,從目前情況來看,好象農業面源污染占有很大的比重。另外一方面就是城市生活,還有工業這一部分。但是并不是說農業面源污染占有很大的比重,把這個責任歸咎為農民,并不是這樣,我們將來在面源治理過程中,找出主要因素在什么地方,比如在農業上,我們進行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給農民提供一些污染少,見效比較快的農業生產技術,既幫助農民致富,又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09:47]
[主持人]:您覺得這次太湖“藍藻事件”究竟是一次天災,還是一次人禍? [09:47]
[姜文來]:事件出來以后,社會比較關注。有的人說它是一種“天災”,有的人說是一種“人禍”,還有人說這是一種“天災+人禍”,這幾種原因基本上都說到了。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在自然條件情況下的人禍行為。如果你沒有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水體之中,即使外界條件都具備,也不會產生藍藻這種大爆發現象。所以我覺得,更大程度上來講,是一種人禍。如果更進一步的說,如果非得說天災人禍各占多少部分,如果非得有一個形象概念的話,我個人認為,人禍部分至少應該占80%,天災部分應該占20%,當然八二開這種劃分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可能也不一定完全科學,但是給人一個概念,主要是一種人禍造成的。 [09:53]
[主持人]:我們現在很多人更關心的是太湖這次爆發了“藍藻事件”,我國的其他水資源是不是也會同樣爆發藍藻,或者更厲害的污染事件? [09:53]
[姜文來]:我個人認為,這次太湖藍藻的爆發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標志性事件說明我國的資源環境問題,特別是水環境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必須要進行治理。從整個環境情況來看,我國的整個水資源環境狀況并不好,特別是水質這一欄,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數字來說明這樣一個問題。每年“環境日”的時候,國家環保局都有一套環境公報,你去看看,實際上都標明了我國環境的狀況。 [09:53]
[姜文來]:2006年國家環保局公布的數字,我們國家有七大水系,海河、遼河等七大水系,其中有60%的水質是受到污染的,這個數字聽起來是很大的,從數據來看,除珠江、長江干流水質以外,其他幾大河系都是水質比較差,特別是海河,北京城市所在地的海河流域,污染是更嚴重的。海河流域就是有河皆干,有水皆無,也不是說海河流域所有的河都干了,有一條河沒有干,就是渭河。如果看一下渭河水質,渭河是一條污水河。 [09:53]
[姜文來]:剛才我們所說的這些地表水質的情況。還有一些我們所看到的,我們對于湖泊水庫,我們國家也進行了專門的檢測,因為它涉及到富營養化的程度,能不能發生藍藻的事件的爆發,也有一個監測數據,我在這里給給大家說一下,2005年監測的有28個湖庫,有幾個數字,第一滿足二類水質的只有2個,只占7%,滿足三類水質的只有6個,占21%,實際上五類水質的五個占18%,四類水質占11%,劣五類占12個,占63% 。 [09:53]
[姜文來]:總體來看,我們被污染的湖庫曾經達到72%,這個數字比地表水的水質監測的數字還偏高。因為這些污染的存在,可以說為我國的水庫、湖泊爆發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現象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因為這種污染,從指標上看主要污染是氮、磷污染,主要是看外界條件,外界條件一旦滿足的話,就有發生藍藻、赤潮的隱患。 [09:53]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赤潮,您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除了藍藻以外,比如赤潮還有哪些方面的水污染情況嗎? [09:53]
[姜文來]:赤潮也不是現在才有的,從歷史的情況來看,也就存在這種現象。所謂的“赤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浮游生物,這些浮游生物就是藻類、或者一些細菌,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集中爆發之后,引起水體的顏色發生改變,比如有的是紅色,太湖這次是一種藍色,看上去像油漆一樣。 [09:56]
[姜文來]:要從歷史情況來看,從我翻資料過程中發現,有些資料表明,比如在《舊約》的《出埃及記》里,就有一個關于赤潮的描述,當時這個表述里的文字內容就說,河里的水都變成了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不能喝這種水,這種現象的描述和現在我們所見的非常相似。另外,在我國2000多年前,也曾經有過“赤潮”現象爆發。包括一些古文獻和文藝作品里也都有這種記載。 [09:57]
[姜文來]:赤潮爆發的時候,剛才我們說了,實際上我們講藍藻,種類不同,最終產生的顏色也是不一樣的,剛才說它有的呈黃色、有的呈紅色、有的呈綠色,這種赤潮的危害是一樣的,和剛才進的藍藻的原理是比較相似的,在生長過程中、在分解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否則就會死亡。即使有些赤潮不分泌毒素,但是由于它大量的繁殖,就形成了比較粘稠的東西,看起來就像泥漿似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水生生物魚生貝類如果在這面生存,早就把它堵塞了,這種危害是很大的。 [09:57]
[姜文來]:歷史上存在的這種赤潮,是不是現在這種赤潮,我們人類就是沒有“貢獻”呢?從統計情況來看,近年來,世界上包括在我國范圍內,赤潮現象頻發。這個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類對自然界的干擾比較大,主要是我們所排放的污水,環境污染,導致水中積累了赤潮或者藍藻爆發所具有的一些基本條件。外界條件:溫度、光照等等其他條件適宜,就會產生這種現象。未來的治理還是很重要的。 [09:57]
[主持人]:了解了藍藻的這么多特性以及水污染的相關知識,我們現在可能最關心的就是太湖水的防治問題。您對太湖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有什么看法嗎? [09:58]
[姜文來]:太湖水的防治,咱們國家還是比較重視。比如從1995年開始,我們就進行了“三河三湖”的治理,“三河三湖”的治理,就已經把太湖作為一個重點的治理項目,從“九五”到“十五”,最起碼現在已經有十年的時間。從十年情況來看,投資也很大。十年之間,圍繞國家太湖水污染防治類“十五”規劃的落實,江蘇已經投入80億元人民幣,建設了大量的污水處理廠和很多的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目前太湖的治理,可能還要進行很大的投資。 [09:58]
[姜文來]:這有一個資料統計,2005年太湖治理一期總投資是110億,即將進行二期的治理,工程預算投資達到1000億。整個太湖的治理和污染的治理,在概念上恐怕有一些差距,因為資金的分布可能也不太一樣,太湖的治理,除了我們所說的污染因素之外,還包括這個地區是洪澇發生比較嚴重的地區,還包括防洪等等這一些。但是從這些情況來看,效果確實不太明顯。6月11號,國務院曾經在太湖召開了一個太湖污染治理座談會,溫家寶有一個批示,從這個批示里面我們能解讀出,很有意思的東西,我把這個批示給大家說一下,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批示的主要內容就是說:“太湖水污染治理開展多年,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太湖水污染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從這個批示里我們可以解讀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說指出了太湖流域的污染在控制方面,盡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這確實是非常遺憾的一個事情。 [09:58]
[主持人]:為什么投入了這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仍然會爆發這么大面積的藍藻,這是不是跟我們現在天氣變暖有關呢? [09:58]
[姜文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復雜的事情。剛才我們說到,這里投入的資金力量比較大,但治理的效果不明顯。這里的因素有很多。一個從經濟發展速度來講,整個太湖流域近20年來,太湖流域的經濟發展速度接近12%,比全國的平均水平的8%要高出4%。另外一個方面,從水環境情況來看,實際上它是每十年的水環境下降一級,經濟飛速增長,水環境質量在下降。這里主要因素就是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污染治理速度之間的速度不匹配,不能說這么多年污染沒有治理,也確實治理了,但是治理之后,效果不是太明顯。 [10:01]
[姜文來]:我們這個地區也建了很多污水處理廠,當時也投入了很大的資金,但是,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確實很不盡如人意,比如很多污水處理廠雖然投了很大的資金,但是不配套。比如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不進來,不配套,就無法運行;蛘哒f配套了以后,運行起來,運行成本比較高,一運行就虧本,所以污水處理廠目前狀況很不如意。 [10:01]
[姜文來]:這次太湖藍藻的爆發,有些人認為與全球氣候變暖有一定的關系,從資料情況來看,確確實實四年的平均水溫大概接近20度,也確確實實是25年來比較高的溫度,看上去確確實實還有氣候變暖有關系。但是我個人認為,這種之間的關系如何,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個人尊重一些專家的意見,但是他們這種更密切的關系需要更進一步的探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假設如果發生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對于太湖這個地區來講,肯定氣溫從春到夏,溫度肯定也要上升的,溫度一上升了,氮、磷污染物具備了爆發的條件,肯定也是要爆發的。全球變暖最起碼不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10:01]
[主持人]:人為原因是最主要的因素。 [10:02]
[姜文來]:對。 [10:02]
[主持人]:在太湖水流域治水方面一直存在著多龍治水方式,您覺得這種方式有什么弊端嗎? [10:02]
[姜文來]:“多龍治水”方式,一直是咱們建國以來采用的模式。到目前為止,這種模式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岸帻堉嗡本烤褂卸嗌贄l“龍”,比如現在跟水利有關的,特別是一個是水利部門、環保部門、發改委、財政部、氣象、國土、科技部等等其他的部門都涉及到。但是經過多年的實踐,這種“多龍治水”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但是弊端主要顯現在,實際上有一種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方式,是條塊分割,我管水量的,在水質這方面管的不一定太多,地表的就不管地下,弊端確實存在。逐漸有了利益之爭,如果對我這個部門有利的,我可能多涉及一些,對這個部門利益不太好的,我就管理的少一些。確確實實也存在一些弊端。在太湖流域的水污染問題上,實際上也是一種“多龍治水”的方式。規范上面還有水污染防治法還有《水法》,管理方式上就是這些法律。從水法這個角度來講,要求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方針。因為水資源本身具有流域的特征,所以是流域管理,現在行政部門的劃分,一個流域可能有多個省市在這里,所以區域相結合的方式。 [10:06]
[姜文來]:另外,流域結構也是在所轄區的范圍內實行法律行政規定,和國務院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電管理和監督部門的職責,法律這么規定的,但是真正實施起來,還確確實實有一定的難度。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與其他部門撞車的情況,現在“多龍治水”的方式不行,要改,要改成“一龍治水”,“一龍治水”行不行呢?實際上,現在我們也得需要反思,“多龍治水”治不好,但是“一龍治水”一定能治好嗎?也同時帶來這么一個命題。水資源涉及到各個方面,不是一種單純的,既是一種自然資源,又是一種環境資源,同時還是一種生活資源,還是一種物質生產資源。它是多種資源同時存在的東西。 [10:06]
[姜文來]:我覺得治理方式不一定非得“一龍治水”,我覺得“一龍治水”從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實現的難度也很大。從目前情況來看,我覺得有一種綜合協調的方式,進行水資源的綜合管理。我覺得這一點還是非常必要的。 [10:07]
[主持人]:可能這個方式比“多龍治水”和“一龍治水”都要好一些? [10:07]
[姜文來]:最起碼我現在認為它還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因為它是跟其他各個部門之間最起碼有一個協調過程。其他各個部門,實際上制定好了一個比較好的規劃,責任比較清楚,就是各自為戰,然后再擰成一股繩,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去努力,從目前來講更現實一些。當然慢慢我們向“一龍治水”的方式逐漸推進,因為從“多龍治水”到“一龍治水”是一個逐漸推進的過程,不是一步到位的。 [10:07]
[主持人]:藍藻有沒有可能通過技術手段去消除,或者目前治理藍藻常用的有哪些方法? [10:07]
[姜文來]:藍藻的發生因素,剛才我們都說了,就是有溫度的因素、光照的因素,還有污染的因素,F在藍藻的治理,特別是像太湖類似的大型污染的治理,實際上在世界上目前也是一個難題,沒有一個更好的方法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F在我們在藍藻治理的方式上不斷進行摸索和推進。比如說,根據藍藻發生的條件,現在光照和溫度有些大自然因素,我們不能夠約束,但是我們可以從污染控制物的角度來考慮,比如我們控制氮、磷污染的數量,比如現在已經污染了,可以節流,控制內部進入湖體的污染物。同時由于湖里以前已經進入了大量的氮磷,它已經在湖的內部存在了,對于這些氮、磷物質的處理,可以采取幾種方式:一種方式就是一種凍化的方式,在污泥里面,想一種方式把這種污泥不讓它釋放,這是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采用一種化學試劑殺處的方法,比如說藻類對硫酸銅影響比較大,能夠使藻類的蛋白跟銅結合,破壞藻類結構。 [10:10]
[姜文來]:但是這種化學的滅殺,也帶來一系列的負面作用,就是同時它帶來了二次污染。其中還有一種可以采用一種物理操作方法,比如在太湖里面我們也用了,藍藻大量發生之后,我們用大量的船、人把它撈出來,這也是一種除藻的方式,還有一種通過聲波的方式,通過聲波振動,把藍藻的細胞破壞了。還有現在普遍利用的一種方式,就是采取生物除藻的方式,就是說,藻類在生長過程中,運用生物的方式來進行治理。比如說放一些鰱魚,藻類在生長的時候,鰱魚把這些藻吃掉了,我們通過打魚的方式,把鰱魚打出來,這樣實際上起到了清除湖內藻類的方式。 [10:11]
[姜文來]:以生物的方式治理,我覺得還是比較有前途的方式。在一些小面積的試驗當中有成功的。但是這種大面積的能不能采用這種方式,現在還沒有一個很好的方式,F在只是小試驗規模有成功的,但是大面積的還沒有成功的方式。應該是它在未形成之前,除藻。所以除藻的方式,應該從根上去清除,應該是以預防為主。一旦形成藻類大面積爆發之后,再去清除,花費的代價也很大,所造成的污染損失也很多。應該是以預防為主。 [10:11]
[主持人]:您作為我們水資源研究專家,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國目前整體的水資源環境,以及我們目前的防治工作主要有哪些形式? [10:11]
[姜文來]:如果要說我國的整體環境,剛才我們做了一些介紹。我國整體水資源環境,整體藍藻爆發速度是比較嚴重的。太湖事件實際上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對于未來的形勢來講,也是不容樂觀的,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個方面未來我國水資源的總量增長是不可避免的,總量增長這一塊,可能排污肯定要增加,從污水排放量來講,肯定要增加。 [10:17]
[姜文來]:第二,我國現在的治理速度,確實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再加上在治理過程中,比如太湖,歷史上“欠帳”比較多,現在的治理,一部分要還舊帳,一部分治理新出現的問題。還有咱們國家的水污染防治形勢確實是不容樂觀的。水污染防治可能還有集中爆發的可能性。我們有一個統計數字,從2001—-2004年,全國共發生水污染事故接近4000起,就是說平均每年接近一千起,從2005年的統計情況來看,2005年底到現在已經發生1400多起,平均兩三天一起。 [10:17]
[姜文來]:另外,城鎮污水的增加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污染源,目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率比較低,管網也不配套,技術配套也不能運行。這樣導致污水處理率比較低。我們可以提供一個數字給大家參考,就是最近國家環?偩謱θ珖鞘羞M行一個城考的報告,其中有幾個數字,看了之后挺讓人驚心的,城考考察的是全國不到600個城市,整個考察的結果,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平均是42.5%,這是全國的平均水平。如果其中有200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你猜一猜,你猜不到,是一個零。這是比較低的。占整個被城考城市的33.6%其中還有一個數據是急需關注的就是,全國城市水域的水功能,水質達標下降了,治理之后還在下降,比上年降低了7.2%。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警鐘。特別是有一些城市工業污染控制水平比較低,重點工業企業的主要污染物達標率20%。所以說形勢比較嚴峻。 [10:18]
[姜文來]:形勢嚴峻我們有沒有機遇呢?實際上我們也確確實實有這么多機遇。首先,國家對環境這一塊還是比較重視的,特別是現在提出來一個“科學發展觀,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們的發展思路已經變成“又好又快”的思路。這個大的思路,就是為我們環境治理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思路。思路上的轉變,我覺得對環境治理的改變是比較重要的。 [10:18]
[姜文來]:第二,對于水環境的治理,投資的力度也在逐漸加大,我們已經把飲水安全,作為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加以推進,每年投資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還有一點有利的條件,隨著環境信息的公開化,大家對環境知識的普及,對環境越來越重視,形成一種社會輿論和壓力。對這些污水排放企業來講,也造成很大的壓力。它自身也必須趕快加大治污的力度。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將來這個企業,如果繼續進行排污,你可能就要關門。環境污染導致你關門,你必須得治理。 [10:18]
[姜文來]:還有一點,環境問責,F在我們的問責制度基本上在逐步完善,問責在這方面,從大的形勢來講,有利于環境治污。 [10:18]
[主持人]:聽了姜博士德介紹,屏幕前的觀眾跟我一樣,感到非常的震驚,十年之后、五十年之后,一百年之后,我們的子孫后代是不是跟我們一樣喝上太湖水,看到太湖水美麗的原貌。保護水資源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在這里和姜博士一起呼吁大家保護水資源,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下面還有半個小時的文字訪談,希望各位網友繼續關注。 [10:18]
[網友駱駝和羊]:請問嘉賓,當時長江調水補給來稀釋,這種做法是不是迫不得已? [10:22]
[姜文來]:這確確實實屬于不得已的辦法。因為調水主要是破壞藍藻生長所需要的條件,一個是水調進來之后,把溫度降低。另外水調進來之后,能夠把氮磷的濃度進行稀釋,能夠減輕藍藻的爆發。但是如果沒有這種藍藻事情發生的話,調水就不會很快的進行。所以,這是我們迫不得已的辦法。 [10:23]
[網友紅色荊芥]:我看阿 這次藍藻事件給太湖流域人民上了一課,讓他們深刻了解到了節水的重要,你認為呢 ? [10:25]
[姜文來]:不僅僅是給太湖流域的人民上了一課,而且是給全國人民上了一堂課,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事件。節水是非常重要的,這次事件表明我們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近水也解不了近喝,節水也是對水資源富足的地區應該做的,因為通過節水之后可以減少水的排放量,也通過節水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10:25]
[網友鬧心有理]:嘉賓,這次藍藻事件只處理了5個小官員,你怎么認為,他們是不是替死鬼? [10:31]
[姜文來]:這個問題很尖銳,只處理五個小官員,讓人心理上確實有點難以承受。這提出了環保問責非常重要,實事求是地講,五個小官員畢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處理是應該的。環保問責是比較復雜的一件事情,主要是因為環保問題的界線比較難以劃分,比如,這次太湖藍藻爆發中的重要污染物,是長期以來積累的結果。所以如何清晰地劃分其責任是有一定難度的。努力分清責任,實行問責,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們希望將來將環境問責做得更好,環境問責的標準更細化,更具有權威性。 [10:31]
[網友jojocake]:嘉賓~有專家說到20世紀末,我們600多個城市將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有專家警告,“20年后中國將找不到可引用的水資源”。有這么嚴重嗎?我們又該怎么應對呢? [10:36]
[姜文來]:確實如你所說的,我國城市供水問題比較緊張。有專家說20年后找不到飲用水,說明我國飲用水源非常艱巨。大家對這個問題非常關心,也就說明解決這個水資源問題有了希望。我國未來的水資源確實很緊張,甚至有些專家提出了大西線調水,有的專家提出了海水大調動方案,這充分說明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嚴重性。我們的未來方向是節水重于開源,通過以水定產業、以水定發展,來解決水資源問題。 [10:36]
[網友大綠蘋果]:我們生活污水如果不排到河里,那要向哪里排,這是不是應該由政府支持呢?是不是他們的責任? [10:41]
[姜文來]: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我們現在采取的技術對策就是中水回用,所謂的中水就是居于上水和下水之間的水。生活污水經過處理之后,可以利用。比如說用來灌溉綠地、景觀用水、沖廁等。生活污水經過處理之后,也可以排放到江河湖海之中。這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是我們要走的就是一種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路子,現在我們已經建了一定數量的污水處理廠,但是,運作情況并不好,有的只是建了廠,沒有節水設施,有的即便有了節水設施,運行起來就虧本。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污水的再利用。所以,要通過政府的支持與市場的調節相結合,是一條必走之路。重視生活污水的處理,是非常必要的。 [10:41]
[網友taihulanzao]:據說即使太湖沿岸所有企業排放都達標,太湖都無法恢復.是這樣嗎? [10:47]
[姜文來]:這個問題非常好,F在即使太湖所有的企業都達標排放,太湖的恢復也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工業污染源占的比重并不是主要的。另外,長期以來太湖也積累了一定的污染物。企業達標排放,有利于太湖的水質恢復。太湖水質的恢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要期望一下子變好。逐步恢復太湖的自凈能力和生態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10:48]
[網友潘多拉魔女]:請問姜文來先生,最近有媒體說赤潮的發生于發展近海養殖有關,您覺得近海養殖的發展對赤潮的發生是否有影響?該如何解決呢? [10:54]
[姜文來]:現代赤潮的發生與污染有很大的關系,但是海水赤潮的污染源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陸源污染,就是排放到江河湖海中的污染物最終流到海洋之中,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養殖業,這個可以作為一種內源污染,投入的魚量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其中沒有被魚類吃掉的就留在了海洋中,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近海養殖對赤潮是有一定“貢獻”的。所以解決的總思路,盡可能的減少污染源的進入。赤潮的治理要從陸源和內源兩個角度共同控制。 [10:54]
[網友真是實在人]:那就是說,太湖污染不能只怪工業排污,而我們平時的生活污染及農業污染對其起到的最大影響是嗎? [10:58]
[姜文來]:應該說是這樣。環境污染的治理要從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入手。政府制定好規劃,并且認真實施,我們個人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環境保護做點貢獻。 [10:58]
[姜文來]:謝謝各位網友的關注,不是的地方請批評指正。 [11:02]
[人民網環保頻道]: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11:03]